返回

关中盗墓手记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641章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咕噜噜。

    我肚子叫了起来。

    黄子然笑着拍拍我肚子:“看看,你肚子也闹起饥荒了。”

    “快回去吃老郑做的面。”

    我红着脸点头,跟着他们原路返回。

    钻出炕洞我就愣住了。

    堂屋里干干净净。

    没有半点尸甲虫和干尸的痕迹。

    甚至桌椅都摆放的整整齐齐。

    我疑惑问道:“黄队,这怎么不是刚才的样子?”

    “老郑两个侄子来帮忙收拾的。”

    “就是住对面的郑建设和郑建军。”

    我这才恍然大悟。

    来时黄子然就说带我找郑建设兄弟。

    没想到中间杀出个郑二伯来。

    现在想想,郑建设兄弟大概率是烟雾弹。

    我揣着明白装糊涂道:“还找郑建设哥俩么?”

    黄子然干笑道:“不找了。”

    “他俩是郑家的最后两根苗。”

    “老郑把他俩当成宝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他俩也不会盗墓……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黄子然往堂屋外瞄了眼。

    见郑二伯在厨房里忙活做饭。

    他才压低声音在我耳边道:“郑二伯的爷爷郑留文。”

    “就是被军阀党玉琨抓去当掌眼先生那位。”

    “郑留文在五十年代被国家收编,进入陕博工作。”

    “六十年代,老郑接老爷子班也进了陕博。”

    在八六年之前,国有单位是接班制。

    父辈退休后,可以让符合条件的子女进单位接班。

    所以当时的铁饭碗真不是白叫的。

    相当于父子相传的真铁饭碗。

    八六年彻底取消接班制。

    算是打破了父子相传的铁饭碗。

    “后来因为老爷子帮军阀盗墓的事,老郑受到波及,被开除之后回来务农。”

    “三年前我找到他。”

    “好说歹说才让他成为编外人员。”

    “老郑早年间还跑过江湖,会的本事挺杂。”

    “只要跟他多接触。”

    “他肯定会把各种本事倾囊相授。”

    黄子然画起了大饼。

    显然是为之前,说郑二伯会在饭桌上传授独门秘籍的话找补。

    我盯着黄子然双眼。

    缓缓道:“该考验也让你们考验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表现的不算差吧?”

    “值得你们让你们托付后背吧?”

    黄子然点头:“遇事冷静,临危不乱。”

    “面临危险也不放弃队友。”

    “在我考核过的人里,你的表现数一数二。”

    我要的就是他这话。

    只要我足够出色,那就有提条件的空间。

    于是我趁机说道:“我表现出色,是不是值得你们多多培养?”

    “多教我点东西,碰到危险时也能多分力。”

    “至少不能让我拖你们后腿啊!”

    黄子然像早就预料到我会这么说。

    不慌不忙道:“说你是楞娃吧,你小子心眼还挺多。”

    “不是不培养你。”

    “只是即没师徒名分,又没太深交情。”

    “老郑怎么可能真心实意把压箱底本事教给你?”

    “就算我命令老郑教你。”

    “他心不甘情不愿的教给你半拉子手艺,最后吃亏的还是你。”

    这话倒是没错。

    有句老话叫:教会徒弟饿死师父。

    所以过去的手艺人形成了“藏一手”的陋习。

    把关键技术或者技巧敝帚自珍。

    以此让徒弟给自己养老送终。

    直至临死前才把最后的绝技传给徒弟。

    但很多老手艺人死的太突然,或者死的太快,反而导致绝技就此失传。

    即便到如今,依然有许多人会藏一手。

    不把掌握的关键技术教给徒弟……

    黄子然继续说道:“等会儿嘴放甜点,多给老郑说点好听的。”

    “早起打洗脸水,晚上打洗脚水,三餐端到他面前。”

    “反正就是尽心伺候着。”

    “伺候的老郑磨不开面子了,就会教你本事。”

    这套放如今肯定会被嗤之以鼻。

    但那时当学徒的要想跟师父学到真本事,还真就得这么伺候着。

    让师父满意了,就会慢慢传授技术。

    要是师父不满意,那就别想学到半点有用的。

   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算陋习了。

    这时厨房里传出郑二伯的喊声:“来吃面!”

    黄子然拽着我向厨房走去。

    刚走进院子,一股酸香味儿扑鼻而来。

    黄子然鼻翼抽了抽。


第641章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